-
10 回答
-
3 回答
Lawrenceville 沒有乒乓球校隊。乒乓球不是美高的比較典型的運動項目。但學校可能有乒乓球俱樂部,給有興趣的學生參與。
青云教育創始人 - 沈老師 通過 網站 回答于2021-11-24 17:30:18 |
-
3 回答
您好!Lawrenceville今年申請需要維立克面試,雖然學校官網上沒有更新,但是維立克官方11月已經發布了合作的消息,而且我們跟維立克確認過消息,如果有需要幫助或者維立克面試輔導,可以私信我們。 維立克官方發布的勞倫斯威爾面試信息如下: Vericant面試提交截止日期:1月31日 2022年。 所有中國和香港學生都需提交Vericant面試。 勞倫斯威爾學校只接受學生的第一次Vericant面試。 *注:Vericant面試可作為申請面試;提交Vericant面試的學生不需要參加與學校招生官的面試。
合領教育王曉丹ULead Education 通過 網站 回答于2021-11-23 11:19:42 |
-
8 回答
完全可以,跟學校負責student life的老師出去回來時簽字即可;入學時需要跟監護人簽個協議。
美高馮老師-前招辦主任 通過 網站 回答于2021-03-25 00:23:14 |
-
4 回答
謝謝各位專家的回復。還真沒想到學校會組織微信群。
1391***7856 通過 網站 回答于2021-03-12 04:24:55 |
-
8 回答
-
10 回答
家長您好。 說一個我們簡單粗暴的標準: 1. 大沖刺的學校,沒有重量級的捐款和重量級人物推薦的話,目前學生除非參加過知名比賽,有一定名氣,top20以內是非常困難的。 2. 沖刺學校,很多家長忽略了一個重要一步就是在早期孩子是否準備申請了這些學校的夏校并且參加過。有夏校經歷同級別的也行,或者成績相當硬核的話,Kent比較好進,但NMH和Loomis都不一定好進。 另外關于NMH我說一個很多家長不知道的事實就是,在NMH的食堂中,掛著一面臺灣國旗。這個對于大陸很多家長來說,政治正確很多時候是有風險的,所以我不推薦。 Loomis 今年申請難度不低。 另外有一點像別的老師說的,如果有大牛給寫推薦信或者對您的孩子藝術作品有點評的話,再或者社交媒體存在一定知名度和關注量的話,也非常有益申請。 匹配學校,基本您孩子的成績完全沒問題。GPA3.5+完全可以讀。 謝謝。
美高小寒工作室: TOP美高美本申請 通過 網站 回答于2021-03-26 00:20:07 |
-
11 回答
看來,孩子很厲害! 但是,您的關切,似乎有些不解之處。或許可以拆解成幾個問題,分別來說。 一、同一所美高,對寄宿、走讀生會另眼相待么?正如其它顧問老師所說,這個,大概率不存在。它們不至于因為走讀生交的學費較少,就看不起吧。聞所未聞。不知道為何您會有這個擔憂。 不過,既然因故必須走讀,或許,去走讀學校,有更多、更好的選擇。那是3000:300!為何非去擠寄宿的”獨木橋“呢?那么艱難,而且,寄宿的好處您又都享受不到,多少還是很遺憾的。 二、您說的這四所學校,國際氛圍濃否?我替您簡單算了一下。安多福國際生12%、總數1146人,即國際生93人。勞倫斯維爾15%、819人,國際生123人。Loomis15%、總數725人,國際生109人,Middlesex14%、總數409人,國際生57人。 什么意思呢? 1、如按每個學校生源來自20個國家,則四所學校里,平均來自每個國家的總人數分別大約是5人、7人、5人、3人; 2、這些學校都是高中,有4個年級(PG忽略不計),則四所學校的每個年級、來自每個國家的人大約就是1-2人; 3、地球人都知道,中國人口占世界1/4,占美高國際生里很大比例。那么,基本上可以說,除開美國本土生,來自其它國家的學生,每個年級大約就是有一個——點綴! 4、你的孩子無論是9申9(freshman),還是9申10(sophomore),去美高后,大概率事件是:他初來乍到,又是走讀,因此,他基本上很難與高年級的11年級(junior)、12年級(senior)打上交道,成為哥們——主要都是同年級的同學。 如果把上述四點綜合起來考慮,也就是說,他的4個國家的經歷、6種語言的才能,在這四所美高,能遇到的”同路人“,可能就是1-2個本年級的同學——因為只有這么幾個。沒辦法(假設每個國家代表一種語言、一種文化)。 這些學校的國際化,對您的孩子,實際究竟還有多大意義呢?咱們想去的美高,應該都是優質美高。它們強調的”國際化“,其實,用”全球視野“來表達,更加確切。沒有國際生,美國人也在國際化、全球化。招收國際生,不過是圖個便捷,家門口就有而已。 因此,可以說,您從這四所學校尋求的國際化,那里是重概念、”輕“實際。很難滿足需求。 國際化這個概念,對咱們中國人,才有特殊意義。 三、按照您提供的信息推測,孩子目前應該是八年級,大約十三四歲。既然呆過四個國家,那么,平均而言在一個國家的時間就是約3年。人生的最初三年,即3歲之前,學得會語言,但記不住文化——只要問問咱們自己、身邊的人,有幾個記得3歲前生活的呢?這是生物規律。因此,這段經歷可以忽略不計。4個國家,從文化意義上只剩下三個。 在美國,有多種文化的家庭,太多啦。因為異族通婚。昨天我在出租車上,遇到一個祖籍”巴鐵“的狂熱者。太太是中國人,一上車,就拼命贊賞咱的祖國。他有三個女兒,都會四種語言:漢語、英語、巴基斯坦語(我不知道是什么語)、俄語。夫妻兩個曾都在聯合國工作過。因此,去掉了上述提到的一國文化背景,面對美國這樣十分多元文化、多元語言的過度,咱們的優勢,其實,不那么明顯——當然,在同胞中,申請美高時或許這是優勢。但,也僅此而已。 何況,6國語言、3國文化,是否都能等量齊觀,一視同仁般熟練呢?還是”一業為主,多種經營“?想必您也許會同意,會說會聽,與真正掌握文化,是兩碼子事。 四、”有日常醫療護理需求所以只能選擇走讀不能寄宿“,不明所以。美高要求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這個,孩子的特殊情況,會否成為申請障礙呢? 那么,去國際生比例超過40%的,又如何呢?它們大多是低排名學校。好像這些學校不是您的目標。 總結一句話,您的國際化需求與美高實際、”走讀“與寄宿都存在本質上的不一致。這種情況下,會增加成功留學的難度。而且,正如站內其他顧問老師提到的,任何走讀學校,家長都要額外付出比寄宿學校多得多的努力和配合。這個,當考慮在內。不知,是否有了充分的思想、心理、物質準備。 祝一切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