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北上深國際學校,超4成中產家庭決定提前帶娃“潤”
閱讀: 63 發表:2月前國際學校的吸引力正在減弱?
自疫情期間普遍實行網課和外教大量流失以來,國內的國際學校逐漸失去了以往的光環。學費持續上漲,加上不時傳出的“暴雷”事件,讓許多中產家庭感到焦慮不安——送孩子上學怎么會變得如此復雜?
因此,越來越多家庭選擇提前將孩子送出國讀中學,這一趨勢愈發明顯。那么,究竟有多少家庭計劃讓孩子提前留學?除了傳統的英美私校外,他們又瞄準了哪些新興目的地?
通過對千余個來自國內外的中產家庭進行調查,可以看出,大家對國際教育的追求正變得愈加多樣化……
英美私校魅力不減
提到小留學生,大家最熟悉的往往是英國和美國的私立高中。這個群體到底有多龐大呢?我們從英美官方的數據中找到了答案。
首先,根據英國私立學校協會(Independent School Council,ISC)今年初發布的報告,中國學生在英國私校的數量增長顯著。目前,所有父母居住在海外的非英國學生共有26,195人,占學生總數的4.7%。這些學生可以被視為在英國私校獨自留學的國際學生。
在這一群體中,中國學生一直處于領先地位,涵蓋了中國內地和香港的學生。2022年和2023年,來自香港的留英學生一度超過內地學生,但在2024年,內地學生數量大幅上升,重新反超。如圖所示,經歷三年的下降后,今年來自中國內地的學生人數增長了近四分之一,達到5,824名學生。
在英國的小留學生中,有相當一部分是隨父母一起留學的,這使得來自內地的學生人數今年已經超過10,000人,達到10,375人,較去年增長約18.7%。在美國,情況也類似,經過幾年的冷卻,今年留學熱度重新上升。
根據美國國土安全局的數據,自2017年以來,持中國護照的9-12年級美高學生數量變化顯著。高峰時,曾有近45,000名中國學生在美國高中就讀,但在2021和2022年降至谷底,2023年又開始回升。此外,曾被忽視的私立美國初中也成為越來越多家庭的選擇。例如,Bement School的申請人數比去年增加了33%,Rumsey Hall School更是增長了52%。即使是以“戶外、田園、農活”為特色的North Country School,今年申請人數也上升了30%,顯示出申請熱潮的強勁。
不過,進入美國初中的難度并不小,比如Bement School今年幾乎沒有八年級的名額,七年級僅放出一個名額,這讓申請競爭相當激烈。顯然,英美私校的選擇已經不再是“小眾”選擇,越來越多家庭爭相參與。
英美之外低齡留學的新天地?
根據我們對上千位家長的調研結果,這一現象得到了充分驗證。
在中小學階段,家庭對學校類型的選擇呈現多樣化。數據顯示,已經在海外留學的家庭中,超過21%的比例相當可觀。雖然英美私立學校占據了主要份額,但香港及其他海外地區的選擇也不容忽視。
目前,大多數家庭依然選擇國內的雙語學校、國際學校或公立學校。然而,進一步調查顯示,超過40%的家庭計劃在未來將孩子送往海外,提前布局低齡留學。
對于家長們的下一步擇校計劃,不僅限于美國、英國、加拿大和中國香港。選擇其他海外私立學校的家庭思路更為開闊,有些家庭傾向于在泰國或新加坡就讀,有的則希望前往澳大利亞或新西蘭尋找更理想的教育方案,甚至有家庭計劃遠赴北歐,追求心中的教育理想。
在走訪參與調研的家庭時,我們發現這些準備出國的父母并非僅停留于理論。許多家庭已制定詳細計劃,充分研究了目標地區的學校,并考慮了孩子未來升學的路徑,才做出這樣的決定。
不少家長向我們提到一個共通點:“國內的國際學校水很深,宣傳往往夸大其詞,收費也相對較高。與其花費大量時間選擇學校,不如直接選擇留學。”
有些家長對現有學校表示不滿,主要集中在師資水平、教學質量和校園氛圍等方面。在下一步擇校時,家長們最看重的依然是這些因素,特別是師資水平、學校理念和升學成績。
許多家長對外教和師資的不穩定性感到憂慮,認為學術成績“高不成低不就”。只要這些關鍵因素得到保障,許多家長愿意在學費上不再斤斤計較,因為他們認為為孩子的教育投資是值得的。
海外私校的特點,如師資穩定、學術保障、良好的英語環境和深厚的教育傳統,正好滿足了家長們的需求。因此,越來越多的家庭選擇提前將孩子送往海外就讀。
從目的地里窺見留學家庭的不同“流派”
哪些家庭選擇提前送孩子低齡留學?
選擇低齡留學的家庭通常基于兩個關鍵因素:教育理念和經濟實力。
首先,教育理念決定了父母是否愿意放手讓孩子跳出舒適區,追求更好的教育機會。其次,經濟基礎則是不可或缺的支持。
從數據中可以看出,選擇海外低齡留學的家庭中,擁有留學經歷的父母數量明顯高于沒有留學經歷的父母。這些曾經在海外生活過的父母,更能放心將年幼的孩子送出國門。除了心理準備,經濟支持同樣至關重要。年收入超過百萬的家庭在進行海外教育投資時,顯得更為從容。不論是孩子已經在海外,還是計劃未來讓孩子留學,經濟負擔是不可避免的,高收入家庭在這個方面更具優勢。
低齡留學的目的地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許多家長展現出不同的選擇意圖。一些家長被稱為“不計成本升學黨”,他們愿意為孩子的優質教育投入一切,學費和生活費的高額支出也在所不惜。這些父母通常會選擇傳統的路徑,如英國私校、寄宿美國高中或加拿大高中。他們希望孩子能在當地順利升學,從而熟悉環境。
而在疫情后,又出現了一批追求“性價比”的家長。部分家長原本未曾考慮低齡留學,但因在線教育和外教的流失而感到不安,尋找新的出路。另一些則考慮到孩子的年齡和距離問題,不愿讓孩子遠離家鄉。于是,中國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泰國等地的國際學校因其優質教育、靠近家鄉以及相對較低的費用而受到青睞,這些因素恰好契合了這些家長的需求。
然而,許多選擇東南亞的家長并不打算長期留在當地,而是可能轉向國內國際學校或繼續前往英美。這些地方成為家庭的“中轉站”,為在教育競爭中感到疲憊的家長提供了一絲喘息。
此外,還有一小部分“野生派”家長,他們的動機更為單純,專注于孩子的全面教育,而不僅僅是升學。這些家庭通常有著獨特的教育理念,厭倦了內卷和焦慮,希望孩子能健康獨立地成長。他們可能選擇一些意想不到的低齡留學目的地,如新西蘭、芬蘭、挪威和澳大利亞。
甚至,有些家長選擇“家庭教育”,用自己的資源打造理想的教育環境。雖然未來的升學問題可能仍然未解,但這些家庭在堅持探索適合孩子的教育道路。
「Elite獨家留學規劃VIP群」限時開放申請中!想了解更多關于海外名校留學申請、個人定位、教育規劃等事宜,獲取“選校攻略”、“面試秘籍”、“文書寫作”等干貨資源合集,長按二維碼添加小助手,回復“本科留學”或“中學留學”,我們將邀請您進群交流!
![](https://asset.findingschool.net/attachments/company/51238c5fdec2d8107c55f4bc68767922.jpeg)
![](https://asset.findingschool.net/attachments/company/20211224150618300.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