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回答
-
7 回答
您好,多鄰國115分對于申請塞拉峽谷、Vistamar和Brimmer and May這三所學校來說,通常是一個不錯的起點,但具體是否足夠還需考慮以下幾點: 學校要求:首先,需要查看這三所學校對于多鄰國成績的具體要求。如果115分達到或超過了學校的最低要求,那么從語言成績的角度來看,您是有競爭力的。 其他申請材料:除了語言成績,學校還會綜合考慮學生的其他申請材料,如成績單、推薦信、個人陳述、課外活動、獎項等。如果其他申請材料也很出色,那么115分的多鄰國成績應該足夠支持您的申請。 競爭情況:塞拉峽谷作為一所知名的私立學校,申請競爭確實比較激烈。但具體競爭程度還需看每年的申請者數量和學校的錄取政策。如果您在其他方面也有優勢,那么即使競爭激烈,您仍然有機會被錄取。
AUSA青云藍圖王老師 通過 網站 回答于2024-12-20 12:27:58 |
-
5 回答
-
1 回答
就在2所寄宿學下“選秀”吧。如果愿意付個“保險費”、想騎驢找馬,那就先預訂第一個、努力爭取第二個——不過,要小心看清楚錄取合同,不要被套進去。原因如下。 第一,要弄清“寄宿”美高與“走讀”美高到底有什么差異。3所學校,2個類型。在我看來,兩類學校對校園的文化生態、對學生與家庭的配合要求,對孩子的健康成長等,存在核心差異——這些差異,對國際生尤其重要。建議一看站內鏈接:“翻開這套書,去美高留學,我知道《真相》,我懂得《選擇》......”(http://www.61mw.com/event_2050)。我用3頁專門介紹了一個看法——“走讀有隱患,去留需謹慎”。二看網上那個美高留學的連續劇,其中一集專門介紹了幾個孩子在走讀學校homestay體驗,滿滿都是淚啊。 第二,10年級轉學并非理想的做法。 一是轉學是否就能解決好你的問題?剛到學校一年,因為不適就要轉學,那么當初為何選擇這個“不適”的學校?美高留學,沒有試錯機會。到美高讀了一年后轉學,大多只能“9申10”(有些美高不接受在美國上學后,再“9申9”轉學。如果本來已經是”9申9“,那么只有”9申10“一條路)。學位少、難度大不說,9年級到10年級,過來人知道,美高學習難度是個跳躍。孩子又在轉學,又要適應一年半載,能適合好否?你的GPA、所有的課外活動銜接(各所美高資源不同嘛)、未來申請美本的推薦信(老師未必多了解你)……即便去了“好”學校,這一連串問題,能很好解決否? 二是太折騰孩子。設想一下,2021年申請,2022年入讀(9年級,又要準備轉學申請)、2023年轉學(10年級,又要適應)、2024年準備考SAT和AP、2025年申請大學,這么折騰自家的孩子,留個學,真的合適否?我4年目睹孩子們的留學經歷,在學校旁邊一年多仔細觀察、了解他們的在校情況,只有一句話:美高留學,孩子們很不容易。咱們做家長的,最大的”善“就是少折騰、不折騰。為個”名“校,不值得這么做——何況,折騰了未必真有效果。 三是告訴你一個”小“秘密——美本很在乎你在一所中學完整上4年的經歷。否則,或許你得解釋”為什么要轉學“——這個,對申本會有什么影響呢? 第三,3所學校里,有一所學校,許多十分重要的信息不詳。在本站沒有評級;官網上看不到這些——(1)數理化史地英生主要任何教師的師資背景介紹;(2)校董、校長是否是的身份是否為校友或者校友家長;(3)沒有人均校務基金數據……當然,還有不少。就是看不見。本站也有”知情者“的負面評價。為什么?這些,都要問清楚。 第四,這所學校的生源構成,會否讓孩子覺得孤獨,帶來社交隱患。官網介紹,(1)高中合計150人、不到10%的國際生,折合大約10個人。分成4個年級、男女2個性別后,每個年級還會有幾個同性同學,在一起怎么個玩法?(2)這個國際生比例之下,美高留學最重要的一面——”多樣性“、跨文化理解和體驗,到底在哪里?(3)Prek-12的學段結構、近4成學生都是兄弟姐妹(sibling),可能從幼兒園一直讀到了高中,形成一個個“水潑不進,針插不進”的小圈子。這種氛圍的“圈子”,教我如何融得進?(4)既然提到”某國“學生多,在這種兄弟姐妹多的特殊校園氛圍里,都是走讀,會否更加抱團、更走不出去?
-
選Offer 男孩10升10,偏理科,接到麻省的馬克杜菲和布林梅爾、加州的塞拉峽谷、索諾瑪offer,請問老師如何選擇? ( 4個offer )
15736527@qq.com 通過網站提問于2022-03-24 15:55:49
-
11 回答
當然是Brimmer & May.
美高馮老師-前招辦主任 通過 網站 回答于2020-08-24 10:5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