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情況:1.現在雙語四年級,半天英文半天中文。2. 沒有外籍身份,無法上國際學校。3. 但打算四年后去美國留學。4.現在因為學校挖大型停車場及中文教學很不令人滿意,想轉到一所附近的中文IB PYP學校。5. 但新學校的外教課時比現在學校每星期少10節課,且外教課不是國際課程。所以懷疑即使課外補習英語也沒那么多時間及精力補到同等水平。6. 孩子的英文學習還不錯。7. 家長非常喜歡IB這種探索式的教學理念,但外教英文課時少了這么多。
想請教:1. 為了將來出國留學,是否應該忍受糟糕的環境及不讓人滿意的傳統中文教學?2. 還是選擇好環境、IB PYP教學,培養孩子探索精神但損失英文水平呢?
希望得到大家及專家的指點,謝謝!
-
我不明白的是,既然好環境的學校上的是IB PYP課程,為什么英文授課時間較之現在所在的學校少這么多呢?學校的老師更多的是用著英語的課本,用中文講課嗎?這所學校因為收費太低,不舍得聘請外教嗎?還是是一所新的學校,配套不夠?
對于這個問題,我想表達的是,英文授課并不是孩子提升英文水平的必要條件,公立高中,除了英語課之外,全中文授課,一些學生的英文程度也相當不錯。如果家長認為英文授課的環境對于提升英文水平的概率更大一些,學生更多的需要依賴學校而不是利用自學,以及調用社會資源提升英文水平,目標又是去美國留學的話,那就忍受不是那么好的環境吧。任何的選擇都不可能全好,無非都是“兩害相權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而已,將需求進行排序,滿足最靠前的2-3項需求即可。如果要提供具體的方案,不是幾百個字能解決的,不溝通超過半個小時以上,難以提供更適合家長需求的方案。 -
看起來很糾結啊。
梳理一下其實很簡單:
1、目標已定:孩子八年級后準備出國讀高中
2、積累和提升學術及語言能力,為了申請到滿意的學校
3、什么方法最有效:
1)不是外教教的課多就與語言能力成正比的,很多非國際化教學的學校也能培養出語言出眾的孩子,所以,培養興趣和閱讀習慣是關鍵
2)傳統的中國學校教育在小學和初中階段并沒有什么不好,孩子的學術基礎會很扎實,只是因為已經確定了出國的目標,所以不必追求名校而超負荷地課外補習即可
3)課程體系更是不用擔心:很多孩子在國內上常規的中小學,到國外IB和AP一樣很適應——有了能力和好的習慣,課程組合會是問題嗎?
所以根據孩子和學校的情況,很容易能有結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