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恕我直言,與其聽學校沒去過孩子沒見過的人給你做紙面的分析,還不如自己做點實際的的工作。
有一個無論誰都不能替代的工作,就是孩子自己的體驗,體驗是否能夠fit-in一個學校的群體. 能不能fit-in在美國孩子看來幾乎是最重要的一點。 所有的孩子都要利用重訪的機會體驗一下的。而國內學生似乎很少考慮,也許因為錄取這么殘酷最后有幸福糾結的人不多吧? 我的兩個孩子都走過這一步,在學校呆一天下來之后他們的小腦袋瓜里感受可多了,甚至可以完全顛覆原來的想法。 孩子看到的東西跟大人不一樣,側重點也不一樣,有幼稚的東西,也不乏家長覺得不重要但其實跟孩子將來能是否開心很重要的東西。 老二選校的時候很糾結,重訪之后我還帶他跑了好幾次,看樂隊排練,看球賽訓練等等,把各種細節看個夠,然后最后決定權交給孩子,省得將來怪我。:) 說到底,給自己做決定也是人生要學的重要的一課。
同檔的學校基本東西都差不多,作為家長我曾經最大的顧慮的不是GPA,不是大學升學(這些在選校的時候都應該考慮過了),而是孩子未來四年會不會開心快樂, 而這些東西是任何專家都不可能告訴我的。我們當時是把能找的在校生的家長都問過一遍,因為他們知道更多的細節和感受。 作為過來人我還知道,即使重訪了,即使問人無數,即使覺得做出了正確的選擇,在孩子開學之前,在腳踏進那只鞋子之前,我還是忐忑,還是感覺在賭。
有選擇也許不是什么好事,要死好多腦細胞,搞不好將來還會回閃“如果當初。。。”。
今天腦子發熱啰嗦了,希望不要介意。 -
這兩個學校各有千秋,學術我覺得差不多,但blair 地理位置更好一些,您坐飛機直接到紐瓦克, 離學校就比較近了。魔堡學校還是挺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