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歡刷標化的孩子如何規劃美高? 男孩子,美國籍,馬上升6年級(美制外籍子女學校),計劃10年級轉學去美國讀高中。孩子的英語屬于剛過學校ESL的水平。孩子是一般孩子,成績較好,但是目前沒有拿出手的課外活動。孩子不喜歡刷題,我也不建議孩子刷題。根據網上資料,不刷題的孩子,即使在純英語的外籍子女學校讀書,托福也就是80-100的水平。SAT不清楚。
我看了一下,根據這個托福分數,如果沒有SAT,只能去較好的走讀學校(50-100名?)。 這類學校的學術水平往往一般。比如說, 數學過了微積分BC后就沒有后續課程了。我的計劃是先申請到一個較好走讀學校,讀一年10年級。如果這個學校較好,對孩子支持,孩子容易交到朋友, 那就繼續讀下去。如果不滿意, 就11年級轉優質公立高中。
我發現,對于美籍的孩子來說,公立高中的學術資源甚至比一般私立學校強很多。原因是可以去大學修課。例如數學, 12年級甚至可以上矢量分析,偏微分方程等有研究生學分的課程(400+)。這類課程私立學校前10的都不一定能開出來。孩子如果不能申請到很好的私立學校,單從學術水平上來看,去優質公立學校比在一般的私立學校強很多。
我不太確信我門的初步規劃是不是正確。希望有經驗的發表一下意見。
-
美國的公立學校也有很強的,頂級公立學術上不一定輸于頂級私立。既然孩子有美國身份,標化成績比較一般很難進優秀的私立寄宿高中,那么優秀的公立高中看來是更好的選擇。
不過,好的私立學校提供的全方位發展的機會還是要多一些,尤其是體育運動方面。公立高中如果想參加校隊,華人孩子真的很難。象啦啦隊,網球隊什么的,往往申請者中只有10%或更低才得以進入。
在好的私立學校,不少中國留學生十年級就修BC微積分了,后面兩年一般可修多元微積分,線性代數與微分方程等課程。此外,不少私校還有兩年的研究項目。這方面看公立學校很難提供如此多的機會。 -
怎么規劃你孩子的學業,有幾個建議:
(1)如果孩子在美制外籍子女學校上學超過3年,學校課程是全英語的,申請私立美高的時候是不用提交托福成績的,但孩子的英語基礎還是要過關。申請公立美高更不用提交托福成績,學校會根據 Placement Test 安排課程。頂級公立學校也會有入學考試,不是有居住證明就可以入學的。
(2)無論是上公立學校還是私立學校,學生高中上什么課取決于學生的學術水平,而不是取決于哪所學校。美高教育是因材施教的。在好的私立學校,只要學生有能力,就算學校沒有適合的高級課程,學校都可以安排就近大學教授一對一授課。
(3)你們現在才6年級,建議多了解你們面臨的各個選項,然后再做決定。高中階段,一旦選擇了學校,不建議轉學。美高是從9年級開始,建議還是給孩子一個完整的4年美高體驗,而不是10年級才去美高。 -
謝謝您提供這么多孩子的信息,讓我在心里已經有了這個孩子的解決方案。每個孩子,無論什么水平,什么愛好,什么理想,在美國都能找到匹配的,適合的學校。
-
家長好,所有問題答案之前我先來分享一些事實。
1. 申請較好的大學,完整的在一所高中讀下完整的4年,是一個非常基礎且必要的。歷年考取TOP30的美高學生,無論公立私立,超過95%的學生都沒有任何轉學經歷。因為申請美本,一個完整的高中意味著對學生非常了解的老師富有含金量的推薦信。
2. 托福80-100,這個區間是非常大的,是80分還是99分,孩子對英文的能力會非常大的影響到他未來的學習。
3. 美國本土的公立高中,學術資源和私立比,除了全美排名靠前的那幾所,尤其是還需要入學考試的,其他的基本上是無法和私立學校比的(top200以內),而且數學的深度其實對于很多學生來說,是沒有必要的,私立的深度是全方位的,從英語歷史科學第二語言到各種活動,所以私立美高的學生和公立美高的學生,本身的方向其實是有很大出入的。
4. 優質的公立高中,實話實話,相比私立學校,考上好的美本所遭遇的競爭環境會更大,尤其是考top30以內的私立美本,這個公立高中的學生的背景往往不太行,大部分華裔的學生,因為家長無法支付高額的私立學校學費,就只能去拼數學,理工,這種不需要高成本支出的方向,導致美本的理工科尤其是計算機這種高收入專業,競爭極其激烈,沒有競賽榮譽的加成和非常知名的影響力作品,都異常困難,所以在這個方面,私立美高,走的方向往往是以綜合培養學生來去發展,這些學生往往較為容易考上頂級名校(非競爭力大的專業)。
5. 從孩子心理健康出發,其實轉學,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好不容易交到的朋友,因為換了學校就不會再聯系和交流,這一點其實是非常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的。
謝謝,希望幫得到。 -
馬上升6年級,計劃去頂尖私立寄宿或走讀美高就讀,接下來的6年級, 7年級和8年級上是規劃和申請的關鍵時間,美國私立高中從以下幾方面全面綜合考察和篩選中國學生,如過去3年在讀學校的性質,近三年成績單GPA(前兩年和本年度),各科老師推薦信(Principal, Math, English, Other),維立克Vericant三方面試,SAO申請系統各類問卷文書寫作以及Gateway申請系統,Graded Essay,強項的學術或課外興趣特色愛好展示,領導力,學生作品,標化成績(托福和SSAT),與學校的面試發揮和互動,在初中到大學規劃過程中,首先需要做好這幾年對于8申9頂尖美高的科學和合理規劃,獲得第一梯隊高競爭私立美高的入門券,獲得美高錄取后,利用好學校既有的師資和軟硬件的資源,有針對性地規劃好高中4年,對于大學長期的學業提升計劃和達到申請目標有現實的意義。
-
綜合說來,去公立學校吧,私立學校尤其優質寄宿私立學校,不是你籃子里的菜。
第一,不喜歡標化和刷題,可私校偏偏要這個——能托福、SSAT雙免試的,并不多吧。即便是美籍,不在英語國家讀書,私校不會“另眼相看”,美國護照并無任何優勢——還是得有標化。這關難過。甚至英語——“屬于剛過學校ESL的水平”,能否免試,都難說。
第二,與優質私校難說匹配。無論如何,私校要求高,“7下8上”托福許多110+、SSAT2300+,與“孩子是一般孩子,成績較好,但是目前沒有拿出手的課外活動”,似乎難說匹配。同時,既然50+不是很看得上,T50可是要求在那里,大約只有申請人至少前10%、甚至5%的隊友,才有希望。
第三,題主似乎很偏重學術,尤其數學——“例如數學, 12年級甚至可以上矢量分析,偏微分方程等有研究生學分的課程(400+)”,確實許多私校都沒有。公校學術上,許多時候不輸私校,甚至更強——因為那是它唯一能做的。去公校里那些數理特長學校,或許更合適。(不過,這一點與上一點孩子的實況,是否有矛盾?)
最后,友情提醒一句:規劃要腳踏實地,切忌理想化。讀個10年級,行就繼續,不行就轉學……這樣的看法,不少人都有。現實,可能要冰冷許多。就我觀察所知,插班生交友很難,因為你已經錯過了9年級都是“新生”這個機會,到10年級,朋友圈已基本固定。同時,公校大多K12,從小一路上來,多年朋友小圈子,誰稀罕“海外來客”陌生人?當然,如谷妹妹這樣,到哪里都是“萬人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