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學您好,這有策略的提升GPA邏輯是正確的。同學要注意的是有關課程的選擇,同學首先必須有一個非常明確的本科專業目標,然后到心儀的大學查閱有關專業,看看有沒有require必修或者favored的pre-course。原則上必修或者favored的pre-course是一定要選的,剩下的課就選自己最有信心可以拿最高分的。再次強調,這個策略的前提是學生必須已經很明確知道自己本科要讀什么專業,免得換方向的時候錯過了別的必修課程。這關系到學生規劃的專業性和全面性。必須要有專業的顧問團隊為您量身制定全面的可選方案。Good luck!
-
如果目標是上最好的大學,選課一定是盡可能選級別高一些的課程。因為在申請大學時,招生辦會看你是否修過學校能提供的最具有競爭力的課程,尤其是和申請專業方向有關的。不然,即使GPA高分,錄取也難。
-
我的建議是選擇難度高的課程,首先大學招生辦看重你是否挑戰學校提供的最難的課程,其次,很多學校即便難的課程不給你A+,但weighted, 所以你的GPA有可能還是高于那些只選簡單課程而全是A+的同學。當然,到底多難和具體數量,還要看你的 學習能力和潛力。
-
建議:1)依據現在的情況選擇課程。2)結合自己的理想大學和專業選擇課程。
-
您提了一個好問題,選擇的確是每年很多的學生和家長比較糾結的一個問題,尤其是在為本科規劃的過程中,美高的課程的含金量相較于國內的學生來說,還是比較高的,的確美高學生的選課顯得尤為的重要的了。包括我之前的講座也分享過普林斯頓大學的招辦在剖析他們評估學生學術能力的時候,也提及了除了要看GPA的數值以外,還會綜合考量課程的難度。所以不難看出來,我們在選擇課程的時候,不能一味地為了高的GPA選擇低難度的課程,舉一個更為現實的例子給您,美高很多院校對于學生到了高年級是否可以參加AP考試是有要求的,比如你10年級選的都是低難度的課程,11年級想參加AP的考試,學校不同意,原因很簡單,因為你目前修的課程難度太低,學校認為你沒有考AP的這個能力,所以現在一味地選低難度的課程,可能會給后邊埋雷。
所以目前你的選擇需要綜合一下,既要考慮選擇課程的難度及其結構,當然也要考慮GPA,不能走極端,既不能選擇太簡單的課程,也不能為了一味地追求高難度的課程,不顧自己的實際情況,結果GPA一塌糊涂,那也是不行的,需要兩方面綜合一下,找出一個擇中的方案,這就是為什么本科的規劃需要前置,高中4年的GPA都是很重要的,所以細化到如何選課,都應該是跟著你的簽約顧問團隊一起來溝通,還有往后本科的申請方向等等,都是需要考慮進去的,這樣才能盡量地為后邊的申請少踩坑,包括我昨天的講座分享了被康奈爾大學錄取的學生案例里邊,就提及了像康奈爾這樣的牛校,GPA及其年級排名等等,要努力沖進TOP10甚至更好,課程結構,難度,及其是weighted還是unweighted等等,都是需要綜合考量的,尤其是年級越高,對于你的課程的選擇,榮譽課程、AP課程等等,結構如何搭配,這些都是國外的院校在評估學生學術能力的時候會重點來考察的。
總結一下,國外本科的招辦在評估你的學術能力的時候,不僅只看GPA,也不是只看你選的課程難度,而是既看你的GPA,也看你選的課程難度,越靠前的學校對于這兩個的要求越高,畢竟都是擇優錄取的,這個您應該好理解,所以努力做好這兩個平衡吧,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