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的GPA很好,但是托福和SAT偏低了一點,申請前30美本有難度。可能前50的學校比較匹配。如果有時間的話,可以在標考方面再沖刺一下。
-
1. 孩子所在學校
2. 孩子的國籍身份
3. 孩子是否有頂級榮譽加持
4. 家庭背景(政商及各個領域)
5. AP考試或IB考試細節
6. 美國大學給學分的夏校是否有所斬獲
7. 孩子的知名度(作品,個人社交媒體影響力等)
謝謝。 這樣可以給出綜合判斷。 -
具體還要看學生的高中院校背景、9-12年級課程結構和學術實力、活動和競賽參與背景。美國建議定位:TOP30-40;沖刺TOP20.
這個是一個比較粗線條的劃分,其實大學還會涉及到專業的選擇,所以不用一味單純地只看排名,其實知糾結排名是一個比較大的誤區,這個也是很多家長常規會犯的錯誤,選校不是簡單地只看多少分就匹配什么學校,畢竟國外的院校考量學生的時候也是全方位的,不僅僅是標化考試成績,另外孩子整個高中的規劃也是很關鍵的,本科的申請不是簡單地選個學校,因為我們申請學校,保證材料齊備提交只是完成了申請,距離是否能拿到錄取還是很不一樣的,為什么本科申請需要提前好幾年規劃,甚至細化到你10年級下學期、11年級考AP,應該選哪幾門?這個都是很有技術操作要求的,不是哪門簡單考哪門,而是哪門對于你申請的專業更有利,這些很細的東西都是在日積月累地規劃指導中不斷完善的,所以擇校真的不是簡單的多少分就匹配什么學校,一定是各個參數一起綜合考量后打的組合拳,這個才是最關鍵的,希望以上解答能夠對您有所幫助,祝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