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體上,前20的都是難的,看不同孩子的具體情況,但是比較起來,前10的學校在這些點上競爭更激烈,主要有以下幾點:
1.前10的美高像大學的設置,后面階段難的課程是主題性質的,非常專業,難度很高;
2.前10的學校,第一年的訓練難度比較大。人文作業,像英文、歷史的等課程的作業要求都是高的,尤其是對于英文水平要求非常細、嚴謹。雖然說學校之間的要求都是規范化的,例如MLA的格式,邏輯推論的格式一樣,但是前10的學校提供的材料難度,老師講解材料的難度和深度,需要孩子可以呈現出來的復雜性要求會能高。文科這么有深度了,同時理科也不輕松,前10的學校理科難度都是大的。除了前十的學校外,前20中,PEDDIE的數學難度是最大。
3.別的壓力來自于競爭性。前10的孩子,每個人都想要得全A的,所以每門功課都同樣施力。對國內去的孩子來說,剛開始進美高還在適應階段,所有都要爭取A,還要和老師互動、溝通,來得到老師好的評價,要花很多時間提前準備和訓練。
4.前10的學校聘請的老師資歷會更加資深,所以老師們給出的要求,對孩子評判的標準會更高。他們的打分是嚴格的,作業批改是細致的。Comments多且嚴格,老師們會假設孩子應該是理解和懂的,不會把他們當做低年級的孩子手把手教。 -
課業壓力更排名沒有直接的關系,有的學生學習積極,并且能力很強,課業并不會感到有壓力。有的孩子基礎薄弱,考上這些學校就到了學習的瓶頸難以突破,就會覺得壓力大。所以選擇適合自己并且能夠應付各種學業難度的學校比一味的拔高可能更好一些。
-
首先這個課業的壓力跟排名沒有必然的聯系哈,其實不用說前10名的美高,前20甚至前30前50的美高,學校的硬件和師資配備都是很棒的,因為在申請的時候肯定是已經匹配過了,所以在高中階段,課業的壓力會來源于2方面:
第一就是在申請的時候自己的垂直打擊錄取的學校,還是說自己是剛剛夠得著錄取的學校,這個也會在進入學校入讀以后跟課業的壓力掛鉤,當然,我在這說的是剛開始,通過自己的努力也能迎頭趕上的。
第二就是自己對于自己的定位和要求了,有些學生喜歡在自己的舒適區里邊待著,不是特別想挑戰自己的,那么課業壓力可能相對小一些,畢竟美國是選課制的,但是對于本科的申請會減分,所以這個也提醒大家一定盡量規避;還有就是對自己有要求的,勇于挑戰的,要選擇更難的高階課程的,那么這一類學生的話,課業壓力和挑戰肯定要更大一些。
所以,通過上邊的解答應該不難看出,其實沒有一刀切的情況,并不是說排名靠前的學校課業壓力就會比排名在后的課業壓力大,需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來判斷的,希望以上解答能夠幫到你,祝順利! -
課業壓力上差距不大,而且具體學科還要具體分析。比如我去年進入SPS的學生覺得在該校數學方面吃不飽。Choate和SPS這種十校聯盟傳統上是美國上流社會從教育層面維護其階層的學校,從壓力方面不見得比Peddie等大。就如同我大多在哈佛讀書的學生向我反映壓力并沒有卡耐基梅隆大同樣的道理,而這些學生的智力和潛質是在一個Level的。
-
學習上的壓力和學校的 FS 排名沒有直接關系。但不同的學校之間,因為文化和社交氛圍的差異,感受到的學習壓力會有所不一樣。但 FS 前20的學校學習壓力都會比較大,錄取的學生都是學習能力比較強,父母對學業期望比較高的家庭,學生對自己的要求也會比較高。
-
課業壓力更多與選課有關。
我的多元微積分班上有一個來自日本東京的女生,十一年級,沒有復讀,學習非常優秀,這學期選了五門AP課程,加我這門多元微積分,還是校學生會的干部。疫情當下,各AP課程進度明顯加快,才可以用三分之二的教學時間完成AP課程所要求的內容。
今天的多元微積分考試,她一早上起來壓力太大,人突然間奔潰了,一直止不住哭泣,請求我允許她晚自習的時間補考。我非常理解這樣上進的孩子,只要條件允許,我一般會答應孩子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