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出國的孩子,真的能適應中國的職場環境嗎?我兒子今年17歲,小學在史家胡同,5年級隨我們出國插班在加州讀了幾年書,之后申請了美國的私立初中并且一直留在美國,8升9去了一所非常非常不錯的寄宿美高,今年10年級。因為疫情緣故今年3月份回了國,回國之后他進入了我朋友的科技公司做了個短期實習,但是無論是他自己的反饋還是朋友的反饋,都說他在公司里面挺不同的,比較格格不入(孩子很外向,不是因為害羞交不到朋友那樣)。同期也有幾個高中生在實習,有國際學校的也有公立學校的,但是就感覺只有兒子一個人真的無法融入,無論是和其他高中生也好還是公司里面的員工也好(很年輕的公司,很多人都有留學背景),都很難交心。孩子自己也說,每次感覺自己走進一個房間,氣氛一下子就冷下來了(他在自己學校從來沒有遇到這種情況)。我問了我朋友,他很委婉但是基本上表達的就是感覺孩子更像是個老外而不是個中國人,大家不知道怎么與他相處,就連我朋友自己跟兒子交流的時候都感覺很緊張………
我們并不強求孩子回國工作,但是也不想讓他沒了回國這個選擇而是留美回國都有靈活性。我們一直覺得美國的教育比國內要好,但是從長遠上看一旦脫離了學校的環境,是不是太早出去反而對孩子不好啊,是不是真的會融入不進去,也回歸不回來啊… 我們家還有個小女兒,一直在國內國際學校讀書,本來也打算讓她美初出國的,現在看到哥哥這個暑假的經歷,非常迷茫… 同組實習生里面幾個國際學校的孩子感覺反而表現是最好的,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也能和大家融入在一起,比起我兒子對于中國的很多事情理解的深太多,對于國外的事情也知道不少。是不是這么看來,國際學校長遠講是有優勢的呢…太早讓孩子離開中國,是不是反而讓他失去了對中國的了解,在未來社會上少了競爭性啊…國內國際學校現在也越來越好了,雖然和美高比不太一樣,但是這個“不一樣”是不是反而是優勢啊(比如沒有美國的沉浸體驗是不是其實更好?)這種高中了解中國,本科了解國外,是不是才是未來更好的選擇… 這幾天真的很焦慮,希望老師們幫忙提提意見幫幫忙,太感謝了!
-
您好:
其實早年留學的這一波人中,有些人選擇了回國工作,帶著孩子們一起回去。剛開始的時候,確實有難以融入的感覺,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最終相處和融入都不錯。我個人覺得是需要時間的。
這和中國孩子到美國留學是一樣的道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語言,不同的思維方式等等,都會帶來陌生感,以及暫時的難以融入,我不覺得這是個大問題。給孩子一些時間吧。
現在的世界都是國際化了,您要這樣想,在中國,那些來自世界不同國家的外國人,膚色不一樣,語言不一樣,不也逐漸的適應了,更何況原本就是中國人的我們的孩子呢?
您暫時的焦慮一定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除的。 -
家長,您好!
如果這個公司是個年輕的公司,并且大都有留學背景的話,您孩子的情況不應該出現。其實中國早起到海外學習和定居海外的人他們會遇到同樣的問題。并且他們第二代,第三代在白人或者黑人看來你就是中國人,即使你出生在美國在他們看來也是中國人。有一個華人在美國做到了部長,州長,第三代移民被那些美國人看做Little Chinese, 像您孩子這種情況,是小學出去的,但是他如果是外向的,無論在哪里都可以與人交流,不應該出現那么多問題。開放的心態,包容的心態,他如果有不習慣的地方,是否有一顆包容的新區看待呢?
中國的國際學校跟美國的私立學校沒有辦法相比,但是只要優秀的孩子在中國讀國際學校也照樣進世界名校。所以,有一個心態很重要,調整自己的心態,學會適應環境。包括未來適應社會也是同樣的問題。沒有好與不好,看自己的心態和定位來決定最終的結果。
所以,不要太糾結,讓孩子去面對,去解決他遇到的問題,作為家長,可以幫他分析問題,給他提出建議。一切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
-
不知道您孩子去的公司是個什么公司?是屬于國際性企業,還只是初創公司?不能因為這一次的實習,就對自己孩子的教育產生疑惑和否定。這是不對的,孩子優秀,性格外向,正好是很多中國人所缺少的,只能說他不適合在這樣壓抑的環境中工作,將來可以考慮去一些跨國公司,并且可以中美之間都工作一下。小女兒年齡還小,可以先打好基礎到高中階段再出去。美高帶給孩子的絕對不僅僅只是學習上的提升,還有思維方式和個性的提升。這沒什么可焦慮的,中國好多個企業家,哪個沒有留學經歷呢?只有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才知道自己的差距在哪里?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
家長您好!你孩子是非常優秀,看得出你也非常花心思培養。首先(1)你是否考慮過你這么優秀的孩子,干嘛你要去動用你的力量去找朋友公司實習?百思不得其解。你應該放手讓孩子出去闖,就好比不是所有的學校向你開放,但是孩子一定會找到心儀的學校匹配的學校,同理,公司也是一樣。比如我們有一個很不出的孩子實習,就是自己找到阿里,經過面試錄用。我們有實習的全心照顧服務,孩子享用終身的環境等等,讓孩子出去闖蕩;(2)孩子這樣的闖需要嗎?這是另外思路?從你的大體描述看,或許你孩子對商課,對金融,對電商或者人工智能,或許對營銷等感興趣(如果不是律師的話),那么你要進入優秀的大學,只有一條路子,就是打比賽。我們無數的孩子經歷告訴我們,沒有扎實的比賽經歷,要去一流的學校,幾乎不可能。比如我們兩個孩子進入加州理工,就是得益于參加比賽,比如我們今年進入斯坦福的,就是比賽出眾。這是真功夫。當然實習(況不說是否做了什么?)也很重要,是不是一定,有待于再思考,再檢驗。孩子進入10年級,也就是1個暑假剩余,就是要申請了,時間非常寶貴的。
其次,孩子這樣格格不入,不等于他不能在大陸生存,你有給他去嘗試了嗎?什么樣子的企業?這個企業是中國最拔劍的嗎? -
你好,看了你的問題,感覺這個題目很大。個人感覺需要對孩子多了解,找到問題癥結所在。
感覺你孩子的個性和是否在國際學校讀書沒有關系。 -
你好呀,這是孩子高中的第一份實習工作,出現這樣的不適是非常非常正常的!!我們需要正面、積極地看待這樣的問題。最重要的事情是有self-awareness,不斷磨合,找到自己的定位。我當初從中國來到紐約讀書,就讀于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畢業后加入高盛紐約投資銀行部,經歷了你們家孩子一摸一樣的情況。現在我在美國,很多美國人都覺得我是美國人。但同時,中國的同學和前同事也會覺得我是中國人。不要害怕,也完全不用擔憂,只要保持開放的心態,聆聽他人的想法,就一定可以融入多種社會圈子。多給孩子鼓勵。
-
雖然時間可以改變很多事,但是有些改變必須是主動出擊的,并不會自然而然地消失。不可否認的是哪怕在美國這樣一個多元文化的大熔爐里,各種族裔隔閡從未消失,我在美二十幾年,看到的現象里ABC(美國出生長大的華裔孩子)還是主要和同樣身份背景的人抱團,而和國內出去的留學生的相處就是沒有那樣投機,雖然大家外表相似,但成長的社會文化,教育環境和價值觀都不同,哪怕是一個joke就可以看出差別來,所以你兒子的成長背景和ABC比較接近,他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應該說是在美國形成的,他在國內的人際關系有些冷場很正常。如果你希望他繼續在中國發展,也許應該讓他更多地主動學習和了解中國同齡人的喜好,了解中國職場習慣,了解中國文化本身,這會讓他和周圍的同事有更多的共同語言,他也會更主動地參與一些他原來不懂需要主動參與的事。他即將變成大人,等他對兩邊的社會都有一定的了解后,作為一個成人,讓他自己做出選擇哪里才是最合適他的。
與此同時,我覺得你也不必因為你兒子的情況完全改變你女兒的教育規劃,影響你決定的關鍵應該是你想讓孩子得到什么樣的教育,成為怎樣的人。就像你說的,你兒子在美國并沒有社交問題,只要他從根本上是個陽光向上和三觀正確的孩子,這些問題都是暫時的,可以彌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