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這個范圍太大了,而且建議你先確定一下你自己要申請的國家在說。而且何謂“創新性”?這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標準都不一樣,所有的學校都有創新的地方。沒有哪個學校能說自己就是獨一無二創新的,比如brown大學最有特色的是可以讓學生自己創造自己的專業,這也算是典型比較不一樣的地方。不在教室上課,那么現在大多數學校都是Zoom University,都沒在學校上課,這算不算你所謂的創新呢?
-
幫您找到兩篇文章,您可以看看是否對您有幫助:https://www.jiemodui.com/N/65070.html, https://www.ceie.org.cn/index.php/cms/show-115.html
-
● 丹麥哥本哈根-?restad Gymnasium
這所學校如同一個巨型教室,在開放空間裡,設置了許多大型的圓筒狀空間,鼓勵學生成為學習主動者。另外可移動式的墻面和書柜,創造出舒適且自由的學習環境。這樣的設計是為了鼓勵學生合作與交流,培養創新思維,讓學生日后面對多元議題時,能保有彈性思考力。超過1100名高中生,利用超過一半的時間在立方體建筑物中學習。
● 美國羅德島州的Big Picture Learning
為減少落差并提早規劃學生的學習進程,這所學校打破了學校和職場領域的疆界。從幼稚園開始到12年級,每位學生依據不同領域的興趣,配有職場教練來教導職場知識。每位學生皆要完成“實習學習”計劃,計劃將會依照學生興趣和教練期待而設計,包含公司如何營運、工作內容,甚至是此領域中的法律規定。
● 瑞典斯德哥爾摩的Egalia Pre-school
這所學校的設立宗旨在于建立平等概念,在這里,拒絕使用性別字眼,不說“他”和“她”,而是叫彼此的姓氏,讓孩子懂得平等面對他人,避免歧視或偏見。學校官方認為習以為常的性別字眼,其實隱含性別、區域、年齡、階級和性向等面向,生活中無形的偏見將會浸透各個層面,包含職場以及我們如何與他人相處。因此這裡的孩子學習從別人的行動看待他人,而非刻板印象。
● 美國加州的AltSchool
AltSchool完全摒除傳統的教育內容,也不再使用傳統的考試制度,這所學校強調學生的科技能力和彈性思維,以因應未來世界的變化。在這里,4到14歲的學生可以每天學習3D模型、建造游樂園等,讓他們能追求自己的學習樂趣,也能順應未來趨勢。2013年在加州創立至今,AltSchool正迅速擴張到布魯克林和紐約等地,預計未來還會不斷拓展到全國。
● 荷蘭阿姆斯特丹的Steve Jobs School
Steve Jobs School以蘋果已故創辦人賈伯斯作為學校名稱,可想而知,這所學校可不想走傳統做法,而是要開啟一條全新道路。學校方面表示,這里的每個學生都擁有個人的學習計劃,每六個星期依據小朋友、家長和“教練”的想法來調整,而且,這所學校沒有老師,而是稱之為學習教練。擁有個人的學習計劃,每個孩子面對的是個人的學習挑戰,因此必須選擇不同的學習方法,目前4到12年級的學生都配有iPad,提供許多個人學習的APP,讓孩子計劃自己的教育。在這里,沒有孩子會被遺忘,大家有自己的學習速度。
● 美國加州的Brightworks School
創立于2011年,從幼稚園到12年級,這所學校由具有想像力的Gever Tulley籌劃,在這里,課程內容具有危險性,也出乎意料之外,包含把自己弄葬、玩火、拆解家里的設施等。
這所學校在遼闊的倉庫中,里面有工藝設備和臨時劇場等,都是為了符合學生的創意發想。
● 美國俄亥俄州的Carpe Diem Schools
學習內上課地點不太像教室,比較像是辦公室。走進學校一看,“學習中心”(擁有高達300個小隔間,給3到12年級的學生使用,隔間內配有電腦,提供線上學習。學校團隊從了解學生開始,接著開始設計出符合學生需求的課程,若是學生在線上學習遇到困難,馬上有職員幫忙解答。學生在數位學習下也有了杰出表現,四年一度的亞利桑那州儀器測量標準測驗(AIMS),平均表現是65%,而Carpe Diem則拿到92%的成績。同樣,在印地安納州的印第安納波利斯市,學生的閱讀能力在短短一年大幅提升。
● 秘魯的Innova Schools
2011年成立,創辦人Carlos Rodriguez-Pastor在設計公司IDEO的協助下建校,教室內擁有可移動式的墻壁和柜子,將學校打造成開放式空間,在空間上就做到創新。在課程方面切成兩大部分,一半時間學生自主學習,一半時間和其他朋友互動。在自主學習上,每個人擁有自己的學習目標,透過創意完成,并以創新科技類的題目為主。至于團隊學習,則是運用戶外課程等,學習團隊合作。幼稚園到11年級,一個月約需130美元。據《Tech Insider》報導,到目前為止,學校也取得佳績,2013年,61%的學生通過聯邦數學考試,遠高于全國平均的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