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位家長的想法會有幾個問題:
(1)只要您孩子的還是拿著中國護照/國籍,孩子成長過程中大部分時間都在國內,或者在中國文化的環境里,大學還是會把您孩子放在中國申請生的池子里。在小眾國家生活、學習可能會是一個生活體驗的加分項(看你怎么在文書中體現),但很難改變申請生的池子。
(2)您所羅列出的那些小眾國家的國際高中教學質量還是很難和好的美高相提并論。不然的話美高又怎么能保持它們的優勢呢?學校的教學質量不在于學校有哪些認證,更多的是師資力量和文化底蘊的沉淀。新興國家的國際高中很難和傳統名校相比。
(3)大學申請不應該是選擇高中教育的最重要目標。高中四年是每個學生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四年。是樹立人生觀、培育良好生活和學習習慣、交朋友建立社交圈非常關鍵的時間段。這些對他們未來的人生都有深遠的影響。高中教育的選擇需要一并考慮這些因素,不然會得不償失。
-
您好:
如果您的目標是美國大學,當然要到美國來讀高中了,到這些小眾國家去讀書,申請美本,還是一樣需要標化成績,哪一樣也少不了,干嘛要跑去這些國家讀書呢? 不如在中國繼續讀國際學校就好了。到這些國家不會有任何優勢,因為申請條件都是一樣的。
既然要讀美國本科,來美國提早適應教學環境,教學方式,教學思維,以及文化氛圍,而且美高申美本的國際生,本身就占有一些優勢,例如,在美國讀書四年或以上,絕大多數美國大學可以豁免托福等。而讓孩子讀美本,不僅僅是上到什么樣的學校,更重要的是孩子受教育的過程,思想和思維以及看待問題的方式方法,激發孩子的潛在能力等各方面的綜合教育過程。 -
只能說在這樣的國際高中讀書會增加一些孩子的多元文化背景,但是是否對升學有幫助是很難說的,因為無論您孩子在哪里讀高中,在申請的pool里依然是跟國際生,中國學生放在一起。并不意味著您孩子就和這些小眾國家的孩子放在一起做比較,所以優勢并不是很明顯。招生官更看重在這種環境下學習的孩子,自身有哪些與眾不同的特質,在這樣的多元文化環境當中成長了什么?能給未來的學校帶來什么不一樣的東西?對自己將來要做的事情有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
-
家長您好,我覺得從一個戰略層面這樣的說法是可以的。但是從一個實際操作方面一定要看這個孩子以及這個家庭適合走這條路。因為并不是所有學生都適合去第三方國家。例如約旦、印度或者是東南亞去讀國際高中。并且從那邊申請,那么就要確保你讀的這個高中與孩子的匹配度在哪里,比如活動或者背景信息等等。所以從戰略層面是可以的,但在實操層面我們建議還是找一個專業的教育顧問,做一個專業的個性化的評估之后再去做決定,因為畢竟孩子的時間一去不復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