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長您好,首先選擇學校需要了解到美本學校往年招生情況,并結合孩子本身情況來選擇:標準化成績,GPA,專業方向...
在結合地理位置,和綜合排名的篩選下,也可以多了解一些專業排名。您可以多列一些孩子已有的情況,我們可以做到更好的分析和擇校幫助。 -
保底學校因人而異,對一位學生來說是保底的學校,可能是另一位學生的沖刺學校。因此在選擇保底學校時一定要充分了解自身的情況:SAT/ACT分數,GPA, 托福,想要學的專業以及對地理位置的要求。
首選確定自己要申請的專業,每所學校的招生分數要求會因為專業不同而有所差異。比如UIUC, 雖然綜合排名不是特別靠前,但是學校的王牌專業Computer Science 非常受歡迎,若申請這個專業,假設其他條件不變,但從SAT分數上來看的話,SAT 1400分以上都不一定會錄取。而若選擇該校其他專業,如經濟學,那么SAT 1350分以上就算比較保險了。
其次注意學校的綜合排名,了解自己SAT分數能夠申請什么檔位的學校和學校往年錄取學生的SAT分數情況,保底學校可以選擇自己位于75%及以上分數區間的學校。 -
"申請者們在決定保底學校名單之前,需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 盡可能地在學校官網上面獲得足夠多的信息,包括你自己的SAT或ACT分數處于學校招生線的何種水平。
如果你的成績排在前25%的區間,
那你被保底學校錄取的幾率就會很大。
2. 如果一所學校有公開的錄取標準,并且你符合了他們的最低要求,那么你也可以將這所學校考慮為自己的保底學校。
3. 保底學校的申請數量不需要太多。相對沖刺學校的錄取率,能進入保底學校的機會還是很大的,
所以申請一到兩所保底學校就已經足夠,
但前提是申請者要做好前期的準備和信息搜集工作,確保自己被錄取。
如果你的SAT成績很完美,最好不要“不知天高地厚”地把美國頂尖的大學當做保底學校,
因為這些學校的入學要求非常之高,錄取率是無法被保證的。
更何況,每所大學的錄取情況每年都有不同幅度的浮動,優秀的申請者也數不勝數,
可謂是“人外有人”,申請者的選校模式不能完全依賴自己的成績和考試分數。
選好“保底學校”實際上是分散申請者期待的一種策略。
英語里有句諺語說,""hope for the best and prepare for the worst"",這句話對選校方式也同樣適用。
意思就是在希望著最好的到來的同時,我們也要為最壞的情況做準備。
退一萬步講,即使我們去不了夢校和適合學校,去“保底學校”念書也不應該是世界末日的到來。
---來自”引知Na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