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以上這些影響因素,還可以重點考慮一下學校的大學升學情況如何?國際學生比例?學校的錄取偏好(是否有偏白的傳統?喜歡學術強還是活動強)等等。
當然,所有的因素都是一個綜合的權衡,每個申請家庭看重的影響因素排序不同,有些家庭地理位置第一,有些家庭覺得契合孩子的活動比較重要,還有一些家庭對學校排名和大學升學會比較看重。說實話這沒有對錯,只有最適合。在我看來,前八十的美高都是非常好的學校,而且孩子都能去到非常好的大學,但是孩子要在一個高中生活四年,所以合適還是最好的衡量標準。
建議在選擇匹配校的時候,從孩子的標化出發進行大致的學校定位,然后在孩子符合標化要求分數的學校范圍內,去考慮其他因素,尤其是與孩子的匹配度,之后安排訪校,確定孩子很合適很喜歡這個學校。并且,選校的時候,沖刺和保底校也需要留有一定的比例。 -
大學畢業去向,師生比例,國際學生比例,校友捐贈,學校設施,校園大小,其實最主要的是你要了解你自己,這些設定是一個大概范圍,你需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通過美高四年高中想要獲得什么,如果你能提供更具體的信息,能更好的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