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理學院注重本科教育,一般規模較小,采用小班授課模式,教授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更多,有利于深入探討課程內容。文理學院不培養具體人才,而是進行自由教育,更專注于讓學生接觸更廣泛的學科知識。文理學院的專業劃分不如綜合大學細致,門類和實踐性也較少。
綜合大學則提供全面的教育,包括本科、碩士和博士等研究生類的課程。學校規模較大,大班授課,學生需要更主動和積極。綜合大學注重科研,教授們會花費大量時間爭取科研經費,相對較少的關注教學和學生。綜合大學的專業劃分更細致,提供更多實踐性和應用性強的專業。 -
大部分中國家長都不是很了解美國文理學院和綜合性大學的差異,主要有以下幾點:
1. 文理學院更像是寄宿高中的升級版,人數較少,絕大部分都是3000-10000人,小班授課,學習模式和寄宿高中非常像。而綜合性大學和國內大學比較像,一般都是3-5萬人,階梯教室大班授課,以老師講授為主。
2. 文理學院只提供本科教育,不提供研究生和博士教育。而綜合性大學一般都提供研究生和博士教育。
3. 文理學院的專業相對綜合性大學比較寬泛。舉個例子:在文理學院可以選擇物理,但在綜合性大學往往要明確是天體物理還是基礎物理還是高等物理。不少未來準備學醫或者學法律的不少美國人都會在大學選擇文理學院。
總體來說,頂尖文理學院的申請難度絲毫不弱于頂尖綜合性大學,學術水平也非常高。至于具體到每個孩子該怎么選那一定是因人而異,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了。 -
可以從以下2點考慮:
1. 策略性考慮
頂尖的國立大學和文理學院錄取率都很低,尤其當每個學校對文書材料的評量標準不一的時候,多申請各類型的學校可以幫助在校成績或考試成績不夠好的學生提高錄取率。一般學生會因為文理學院的學費高昂而為之卻步,然而某些小而精的文理學院常常會不看收入的提供全額獎學金補助,需要學費補助的學生可以多考慮。
2. 如何決定是否合適
學生應從三個層面考慮學校申請:學術、社群和財力。研究型大學讓本科生有機會修習研究生課程,并在申請時就讓學生選擇專業;而文理學院可以更全面的支持學生之外,學生入學后才決定專業。就像人的個性一樣,無論是國立大學或是文理學院都有自己獨特文化,學生應多看多了解再做出申請決定。
總結:文理學院通常只提供四年本科教育,強調小班制,非常注重基礎通科教育,從畢業后就業率和起薪來看,文理學院和其他研究型大學不相上下。文理學院更著重培養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意愿和能力,畢業生一路念到博士的比率相當高。廣泛的選課內容讓學生能自由選擇有興趣的科目,更進一步的訓練了學生的批判性思考,閱讀和寫作能力。如果是認同精英教育,還沒有確定未來想專注研究的學科,或是喜歡小而精的教育體制,得到教授更多關注的學生,不妨在查校時也多看看文理學院。
-
美國的文理學院和綜合性大學的側重點是不一樣的,綜合性大學對于學生的培養會更加全面一些,文理學院可能對于孩子某個專業等等的培養更加細化一些,各有利弊,需要綜合考量,還需要結合孩子自身的情況。